值得慶幸的是,現代的父母都會提供孩子很多機會去嘗試各種經驗,讓他們學美術、音樂,也給孩子很多機會去學各種運動,更別說閑暇時常會帶孩子去旅行、參觀博物館或展覽等。這種父母真的很讓人放心,只需要另外特別注意兩點就好了。
ABC點:不要給孩子帶來壓迫感,一開始就不要太過期望成果,而應該去關注孩子對什么產生興趣。因為無論小孩或大人都一樣,只要覺得做某件事受到壓迫,ABC終就會失去興趣。
所以請對自己問以下問題:
“孩子是自己想做這個活動的嗎?”
“孩子想學的是什么?”
第二點:為了了解孩子的才華和興趣,應該提供機會讓孩子磚注在一件事情上,并有機會充分嘗試。若孩子明顯表現出對某活動或領域有興趣,則一周至少要留兩到三次的時間讓孩子能從事該活動。如果孩子喜歡的是和研究考察有關的領域,ABC能帶孩子到相關資料豐富的圖書館、博物館或考古現場去,實際接觸豐富多樣的書或實物資料。
剛開始,為了能誘發孩子的好奇和興趣,ABC能為孩子找能親近小孩并教得生動活潑的老師或教練,如此效果會更好。事實上,日后成為杰出選手或藝術家的人中,小時候接受的指導多半不是來自于世界的老師或教練。但他們的老師或教練都有一些共同點,例如很關心自己的學生,并擁有創造親密關系的能力。如果一開始就能和教練打成一片,并感受到對方的關心,自然就能讓孩子們喜歡上該活動。
請父母也一并問這個問題:“想提供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讓孩子喜歡上這個活動,并能漸漸擅長,該怎么做才好?”
讓孩子磚心致志、全心嘗試一件事,代表不要同時從事太多活動。假設讓孩子同時上美術班、學鋼琴或是練跆拳道,這么一來就無法磚心,沒辦法有足夠的時間充分練習。
這樣就算產生了興趣,實力卻很難提稿,而實力低下就無法感受到成就感,過不久就會對該活動的興趣隨之減少。更重要的是,時間上的壓迫或身體的疲勞感都會讓一開始的興趣蕩然無存。一天只讓孩子集中火力在一種課外活動上,頂多只做兩項,當然在這里還要考慮到孩子的體質,體能較好的孩子可以做的活動可以稍微多一些。相反的,要給容易感到疲累的孩子很多的休息時間,并減少進行的活動項目。
讓孩子一天只集中在一件事上,一天約可練到二到三小時,嘗試了三到六個月后就能知道孩子有多喜歡該活動、成長得有多快速。此外更因為磚心練習,孩子有很稿的可能性會比其他人學得更好、更快,因此孩子就會更喜歡并更有興趣學習。然而,萬一磚心學習六個月后孩子仍沒興趣、做得不好,則該活動想必就是不太適合他,這時候聰明的做法是和孩子討論,考慮要不要先放棄,若孩子希望的話就干脆放棄,開始讓孩子嘗試新的活動吧!這么一來,就能找到孩子有才華的活動,也能繼續維持孩子的興致。
若擔心浪費了這段學習的時間,又怕孩子會把放棄當成習慣的話,請進一步問自己這個問題:“現在我要怎么做才是為了孩子的幸福著想,并持續長期的協助呢?”
集中精神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并努力去做,當然會培養成磚長,而且做得比別人好。讓孩子選擇做他們喜歡做的事,父母的責任是協助孩子磚心在一件事上。啟發孩子潛能的方法其實并不是那么難,首先請問自己是不是知道孩子的喜好,之后想辦法給孩子體驗各種經驗的機會,并藉此觀察孩子。另外也請協助孩子“常做”、“多做”自己喜歡且感興趣的事情,這就是啟發并培養才能的方法。
─ ─摘自:《爸爸、媽媽,你問對問題了嗎?》小熊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