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孩子掌握時間觀念,應當教孩子從他ABC熟悉的,親身經歷過的,ABC感興趣的和對他ABC有吸引力的事開始,學習有關時間概念。
首先,認識“早晨”和“晚上”。選擇孩子ABC感興趣的事,讓他對“早晨”、“晚上”有ABC初的概念,如對他說:“早晨媽媽帶你去幼稚園。”送孩子入園時告訴他“讓爸爸晚上下班來接你。”讓他知道是太陽下山,天黑的時候,爸爸來接他。
其次,結合孩子日常生活中起床、離園、睡覺等典型事件,激發孩子認識鐘表的興趣,幫助他掌握時間要領以發展他的時間知覺,從小樹立時間意識、效率意識。如孩子要吃飯,就拿著表告訴他:“當短針走到5的地方,就吃飯。”并與他一起在數位5的旁邊貼上一個標記,讓孩子隨時觀察。但孩子有時并不能區分長針與短針,就用生動的名字來代替長短針,使他容易記住。如“長針——巨人”“短針——小矮人”等或其他字,并貼上標記,孩子就清楚了,同時也注意到長針與短針的不同。
為了讓孩子對鐘表產生興趣,應注意讓他經常都能看到鐘表。可在門口、廚房、孩子的小天地里都放上孩子能看懂的鐘表,引導他每天的作息時間要有規律、按照時間表進行,如早上7點起床、晚上9點上床睡覺等,并堅持讓他執行,直到他習慣為止。慢慢地,孩子也知道什么時候該吃飯,什么時候該睡覺了,這就具備了初步的時間觀念。
時間概念本身是比較抽象的,教孩子對時間的認識不要只限于鐘表,還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了解到時間和太陽運行的關系。比如在地上立一根小木棍兒,讓孩子從觀察中了解到太陽照出影子的變化與時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http://www.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