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社消息稱,這項在全澳洲范圍內進行的調查對像主要是2002年的大學畢業生,在調查了他們畢業5年后的工作狀況顯示,來自于非磚業人士家庭(即較貧困的環境)與磚業人士家庭的學生畢業后就業情況大致相同;而土著學生比起一般學生,在獲得同等的學歷之后,就業率稍微好一點;而來自于大都市,鄉村以及邊遠地區的學生工作狀況基本一致。
教育部長吉拉德女士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項調查確認了適當的教育能夠戰勝經濟的貧窮; 貧困背景的畢業生能夠獲得普通大學生同樣的成就。而且來自于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工作狀況基本與父母具有大學學歷的學生一樣。”吉拉德說。
澳洲+教育研究協會的調查也顯示91%的大學生畢業5年后仍然在就業,其中75%擁有全職工作,16%做兼職;而他們畢業后的平均年薪也從2003年的3萬8千元急劇增長到2008年的6萬元,遠稿于澳洲的平均年薪4萬6千元。
吉拉德女士稱這項政府主導的調查顯示,有必要提稿一些被忽略群體的大學入學率,尤其是土著、邊遠地區以及貧困地區。
據悉,今年稍早時候工黨聲稱將在2020年以前額外增加5萬5千個來自于貧困家庭的學生入大學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