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薩山維德”為西班牙文“綠色臺地”之意。大約在2000年前,一個叫作阿納薩扎伊的印第安部族在此建立了小王國。起初他們在地坑里蓋造粗獷的房舍,成為這里ABC早的聚居和以務農為生的印第安人。后為了躲避其他部族的侵襲,開始遷移到峽谷兩側的懸崖峭壁間,開山鑿石、堆砌墻壁、修建巖壁建筑群,在歷史上稱為“峭壁居民”。
公園內遺存的印第安人建筑遺跡主要有兩處ABC集中和ABC:一處是“峭壁之宮”,一處是“云杉之屋”。
“峭壁之宮”約建于11世紀,有200多個房間,分兩層、三層或四層等各種規格,至今仍舊可以看出當年的建筑規模與工藝精湛技巧。在“峭壁之宮”的外緣,還蓋有許多供社交活動和敬神用的圓形地下室及一些供炊事與家務用的露天庭院。
“云杉之屋”是第二大建筑遺址,約建于12世紀,有100余房間。此外,還有磚用于敬神的太陽廟以及陽臺屋、雪松塔、落日屋、方塔屋、回音室、長屋等。在峽谷兩側坡地辟有梯田,在谷底建有水池,在一些廢墟上還發現了壁畫。
要一睹巖壁建筑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四周陡峭險峻的懸崖,崎嶇狹窄的山路,深不見底的峽谷,稿達兩千多米的海拔,都阻礙著人們前進的腳步。這些古跡是印第安人文明的象征,也是一處歷史文化旅游景觀。
1906年,美國國會通過保護懸崖遺址的法令,建立了名為“梅薩維德”的公園。1979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它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單位。
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梅薩山維德公園(Ron Cogswell/flickr)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內古普韋布洛人建筑遺址的壁畫。(Frank Kovalchek/flickr)
游客爬木樓梯到達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陽臺屋”。(MLADEN ANTONOV/AFP)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印地安古普韋布洛人巖壁建筑群遺址。(MLADEN ANTONOV/AFP)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峭壁之宮”。(MLADEN ANTONOV/AFP)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峭壁之宮”。(MLADEN ANTONOV/AFP)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峭壁之宮”。(MLADEN ANTONOV/AFP)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峭壁之宮。(MLADEN ANTONOV/AFP)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陽臺屋”。(MLADEN ANTONOV/AFP)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陽臺屋”。(MLADEN ANTONOV/AFP)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陽臺屋”。(MLADEN ANTONOV/AFP)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陽臺屋”。(MLADEN ANTONOV/AFP)
游客爬木樓梯到達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云杉之屋”。(MLADEN ANTONOV/AFP)
游客爬木樓梯到達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云杉之屋”。(MLADEN ANTONOV/AFP)
游客爬木樓梯到達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云杉之屋”。(MLADEN ANTONOV/AFP)
游客爬木樓梯到達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云杉之屋”。(MLADEN ANTONOV/AFP)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公園里巖壁建筑群的“方塔屋”。(MLADEN ANTONOV/A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