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arning遠距學習依教學者與學習者使用時間之模式分類,目前概略分為“同步學習(Synchronous)”、“非同步學習(Asynchro nous)”與以上兼具的“同步非同步混合式學習”。若依運作功能,則可分為教務(如招生、登錄、選課、核準、通知等)、教學(如進度監督、學程控管、師生互動、同學互動、集體創作等)以及教材(主題章節規劃、內容編輯、展現模式如網頁式或多媒體式等),此3項之重要性比例大約為1:3:6,因為Content is the king,內容才是ABC重要。
數位內容開發者通常直接模仿傳統教室師生互動模式而刻意要播放老師講課時的影像,理由是強化真實感與人情味。然而在一個監視器畫面中一處小小視訊區塊,出現一張經常會停格移動不自然的人臉,占教育學習的功能比重不足1/10,就算使用輕巧的wmv影音串流格式,也會占據6/10以上的電腦頻寬資源。
人類求知成長的學習模式在青少年時期以下比較傾向由“老師真人帶領”,年長之后“閱讀學習”的比重乃日漸增加。的學習內容未必一定要呈現真人上課的影像,由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基金會、Andrew W. Mellon基金會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出資建立的大規模數位內容開發計劃“開放式課程網頁”,雖然沒有飛飛跳跳的超炫動畫或真人影像播放,依然不減遠距學習之權威地位與貢獻!
在遠距學習的范疇里有一個相當諷刺的現象:ABC需要趕快學習“遠距學習e-Learning”的人就是老師以及企業經營者,前者容易受制于數位化應用能力不足,后者容易稿估導入遠距學習的立即效益。
一幅美國漫畫曾經以“聽說競爭對手導入e-Learning后業績節節上升,不管那是什么玩意兒,給我來二份就是了…”來諷刺一個企業C EO只求立即效益的態度,兩者對e-Learning展現模式的認知過于強調影音技術、交給電腦以及畫面趣味的重要性,忽略自己參與互動共同創造知識,才是真正讓遠距學習內容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以及附加價值的基礎。
(作者為淡江大學網路行銷講師)
轉自《全球華文行銷知識庫》(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