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了這么多,但是也沒有說到解決之道。而哲學家幾千年來為此爭辯不休,也是因為這沒有一種標準答案。價值觀的沖突會不斷的發生,也永遠不會有終止的一天。相較于許多現代人“鴕鳥式”的道德價值觀(認為想那么多做什么?),筆者認為還是有一些比較好的方式來面對這樣的困境。
大是大非的問題
我們也許無法做到一絲不茍、讓每個人都滿意。但是在重大問題時我們要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例如紀錄片《辛德勒的名單》中的故事:辛德勒原本只是一名以利潤至上的工廠老板,在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時候,他逐漸覺醒,開始主動雇用猶太人以保護他們免于被屠殺。在他的善心與保護下,許多猶太人得以保住性命逃過大難。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有時候不是每一個人能遇到,但是筆者認為這是身為“人”一個所要做到的責任。因為唯有如此,才不會在歷史的將來留下太多遺憾。
奧理略的指引
Badaracco教授在他的著作中 以古羅馬皇帝與哲人奧理略為例,提出一些指引。,包括:給自己寧靜的片刻、追尋驗證過的真理以及活在當下。
給自己寧靜的片刻
人在雜亂的現實當中常常會迷失自我。奧里略在他的日記中說:“唯有在自我沉淀的時候,才可以補充善的知識。”;“經常讓自己有靜思的時刻,才能持續讓自己重生。”統治橫跨歐、非、中東的大帝國,日理萬機的哲學家皇帝經常利用晚上士兵就寢后的時間沉淀自己,反思自己一天的所作所為。因為只有不斷認識自己,反省自己,才能使自己不至于在現實中迷失,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朝理想邁進,也才能為自己灌注新的活力。
追尋驗證過的真理
為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奧里略以周遭認識的人作為觀察的對象,并從他們的生活與經驗中學習。經驗有其共通性,透過對經驗理解與學習,我們可以知道當我們遇到類似經驗時該怎么做。這些經歷生活認可的道德標準以及經過人生歷練所打造的美德有時候比空泛的談論更值得參考。
活在當下
奧里略曾經說道:“就算你能活三千年或三萬年,別忘了,一個人ABC能失去的一生就是他當下所過的那一生。”又說“人只有活在現在,就是當下這一刻,其他的不是已經過去便是尚未到來。”活在當下的態度是讓我們能對所做的事情負責,而不是活在悔恨當中。
結語
人生當中會面臨有很多困難與挑戰,就像一開始提到的兩難困境。但是現實不像哲學家的假設毫無彈性,而是有很多未知的變數。有智慧的人是不在困境中看問題,而是跳脫出來,用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讓事情能夠圓滿。“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