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轉換之際,不只容易感冒,更要注意不同體質的身體反應。掌握3個飲食重點、4個按摩穴位,就能順應時節,健康過好秋。
「哈啾!哈啾!」ABC近是不是常打噴嚏,或周遭不時有人咳嗽?
季節流轉,揮別溽暑,來到較乾燥的秋季,體質較弱的人,已率先反應。
「秋天走到肺經,秋燥傷肺,」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指出,這時節一般來說,呼吸系統、免疫系統較差,容易出現過敏感冒癥狀,以及皮膚乾癢、蕁麻疹、過敏性皮膚炎等。
另外,秋天對應「悲」的情緒,一般人容易憂傷、情緒不穩。
從中醫角度看,不同體質的人,更可細究各自在秋季好發的疾病。
5種體質 5種癥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玉娟分析,呼吸短促、容易出汗、容易感到疲勞的人,屬于氣虛體質,秋季容易感冒。
怕冷、常手腳冷的人是陽虛體質,秋季好發腸胃道疾病。
消瘦,平時口乾想多喝水,大便乾硬、手心熱,睡著后容易出汗的人,屬于陰虛體質,秋季容易燥咳(有痰,但似乎一直卡在喉嚨清不出來)、久咳,容易便祕。
肥胖、稿血糖、稿血脂的人,屬于痰濕體質,平時痰多、胸悶,在秋季要小心稿血壓、稿血糖等疾病。
情緒較低落,容易多愁善感、感情脆弱、睡不好的人,是氣郁體質,秋季容易有睡眠障礙、燥郁等疾患…【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555期】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1981年創刊以來,《天下雜誌》以「積極前瞻、放眼天下」的精神,為臺灣刻劃每一筆成長紀錄。由于客觀公正,報導深入淺出、觀念,創刊至今,贏得超過百座guoji及國內大獎,是臺灣獲獎ABC多、品質ABC受肯定的雜誌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