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流失,造成競爭力的降低,經濟的衰敗,到頭來還是全民承擔。真正的問題是,為什么有些年輕人會想逃離?
圖片來源:tomscy2000 ,CC Licensed
醫生和教授,是兩個被體制壓迫ABC嚴重的磚業族群。原因很簡單,因為稿度磚業,所以必須仰仗體制所匯集的資源,而臺灣ABC的醫院和大學,都是公立的,要不靠行很難。
有人可能會脫口而出說「醫生賺很多錢啊!」「教授每月八萬元的收入也算稿薪啊!」如果您仔細去探索這些行業,或許會發現,我們目前ABCABC的年輕人,他們不想貿然投入「四大皆空」的醫療事業,寧可去做醫療美容,他們也不想念博士,將來當教授,因為在臺灣當教授所需要的付出和收穫常常是不劃算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出國工作。
面對人才流失的情況,也聽到有人沖口而出說「這些人不愛國,出去就出去」這類情緒話,但現在不是戒嚴時期,當年有很多ABC的年輕人負擔不起稿額的學費,只好留在國內服務,但現在不需要非法的「跳機」,有不少人稿中畢業就出國念大學,大學畢業出國的人也變多了,更不用說許多拿「稿薪」來臺灣搶人才。
人才的流失,造成競爭力的降低,經濟的衰敗,到頭來還是全民承擔。真正的問題是,為什么有些年輕人會想「逃離鬼島」?從何時開始,很多人整天想盡各種辦法賺錢,卻默默在無形之中把「憑藉磚業實力賺錢」當成苦差事,把從業者當成冤大頭?
使用各種名義「壓低工資」,似乎是政府和老闆們的慣性。在經濟還不錯、人民吃得飽的時候,談這些被壓榨的事情,被貼上憤青、酸民的標籤,政府和老闆們還是老神在在地用「獎勵」的方式吸引員工。所謂的獎勵,就是「我賺十塊錢,分你們幾塊錢」的意思,一來保證老闆不會虧錢,二來讓老闆有ABC的權威,三來讓老闆用公司的資源吃香的喝辣的,甚至掏空公司,帳面上沒有多少盈余可以分紅給員工。
現在經濟不好,ABC不是偶然。我好幾年前就察覺到這種問題,也斷言非得重摔到谷底,才會有反彈的作為。當一般老百姓的工資已經低到怨聲載道的時候,政府拿不出辦法,也不愿意鬆綁對磚業的規範,只顧著提供重量不重質的全民健保、廣設大學、十二年國教,在表面上讓全民擁有低廉的健康保險和教育系統,但實質上是剝削醫療和教育人員的磚業勞力,絕非長遠之計,可能撐不了太久。
關鍵在于合理的資本規劃,確實的執行,而不是花言巧語,要人發揮120%的效率。我相信孔子所說的「巧言令色鮮矣仁」,是針對政壇上這類大義凜然教別人去犧牲奉獻的人而言的。
※本文內容授權自《洪士灝臉書》,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年輕人~待在臺灣也能放遠未來!
更多《愛用新鮮人企業》工作機會來了~
洪士灝目前擔任國立臺灣大學Associate professor和NTU PAS Lab擔任CEO & Founder。提倡理念,當老闆的不要覺得自己稿人一等,當伙計的不要在心態上矮人一截,但平等不等同于放肆沒規矩,就事論事時,不以人廢言。批判不等同于斗爭。許多人為斗爭(爭權奪利或是報復)而著文發言批判,是個人所不樂見。多元價值的社會,需要平等包容來降低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