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現今各行各業的朋友、不要淪為體制下的房奴。
雖然這么說對我的生意有引響、但我還是要說,因為我看不下去了
一個朋友、或說一個客戶。
去年稅時、買了一間臺北的豪宅(內湖三軍醫院附近)
他們當時想說買了便宜、70坪買了4200多萬感覺好爽好便宜。
不到一年、ABC近說要拿出來賣。
我當然問他為什么?
他說為了住一間房子、小小的一間房子,每個月要付大約17萬元的房貸。
他們倆夫妻很累、(二個都是醫生)生活品質差很多。ABC近要拿出來賣
當然醫生的想法和一般人不同、必竟他們讀過很多書、買4200萬的房子當然要賺,不能賠售
ABC近給仲介朋友賣、開價4800(實要拿4500)聊天中透露的。
我只能祝福他、因為以我看來,賣不掉的(大約3700-4000會有人接手)
勸現今各行各業的朋友、不要淪為體制下的房奴。
雖然這么說對我的生意有引響、但我還是要說,因為我看不下去了
-----------------------
大家可以看接下來的"網友回應"
很快就回到好幾百篇,有一半的回應其實都是嘴砲。
有不少網友"唱衰"
說醫生不自量力、活該,
更有很多人開始討論,醫生根本沒那么好賺、血汗錢,
甚至還有些人說- "臺灣很多人股票隨便領都比醫生輕鬆..."
(更別提一堆人說,醫療糾紛下來就會搞死醫生云云)
整體而言,
我們可以說,
整篇文章就只是肇因于幾個關鍵字 - 醫生、35萬、4000多萬的房子。
成功創造出"對立"的意識形態,
觸動了眾多鄉民的酸葡萄心理,也可謂成功創造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