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決定總是搖擺不定的。 人的決心卻是一念之間的。 大學的時候因為校園徵才進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當初選擇會計系時,根本還不知道什么是「四大」以及「會計事務所」是做什么。 后來大三開始修審計學才知道審計和會計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 由于當初錄取的關係,對于審計方面的探求欲也開始提稿。 或許是一種成就感吧
人的決定總是搖擺不定的。
人的決心卻是一念之間的。
大學的時候因為校園徵才進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當初選擇會計系時,根本還不知道什么是「四大」以及「會計事務所」是做什么。
后來大三開始修審計學才知道審計和會計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
由于當初錄取的關係,對于審計方面的探求欲也開始提稿。
或許是一種成就感吧?認為說自己居然在校園徵才時就能夠有工作,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一件事。當兵的期間也因為確定有份工作,并不會對退伍后產生不安。
就認知上來說,事務所的審計(查帳)人員就像是校園裏頭的風紀。同時也像是在醫院裏頭的醫生,差別只在于一個是醫人,一個是醫法人。
當真的進到這樣的一個環境后,我發現所做的事情跟想像中的幾乎背道而馳。
一般書本上的查帳人員是要有超然獨立的精神,并且在維護到股東權益的同時提醒法人們內控上該有的改進。
但或許是競爭市場壓力的關係吧?
不能說
客戶講的一定是對的。但是在面臨花錢買服務的客戶時做的事情可能就不會按照規定上的走。當然這并非是有違法或者不違法的問題,只是變得讓客戶更有時間去準備。
在這樣的磚業環境之下,久而久之發現自己是裏頭的異類。因為和同事之間沒有共通的話題,能力上也沒有比較突出。甚至開始有人把我的寫作興趣當成是笑話來看待,有的時候當事情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或者品質上沒達到要求時,就開始拿這個話題消遣。(EX:下班不要整天都在寫小說,部會多花點心思在工作上嗎?)
當初會選擇進入這家事務所的初衷是:「尊重你的創新和創作精神,因為你很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當真的進去時卻是:「我知道你很聰明,但是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只要按照以前的人怎么做,就跟著這么做就好了。」
從那一天起就下定決心要離職了。因為我知道儘管國外總部或者其它分部會喜歡我這樣的人,但是至少國內的分部是只想要按照它們要求做事的人。這樣子別說是創新,一成不變的機率更大。
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當天下午我提辭呈,當天晚上就被單獨約談!
結果一樣是被酸:「你很有想法,但是太固執。我覺得你比較適合去做一成不變的工程師,像這里變化那么多的環境可能不適合你。哪天你想回來,隨時歡迎你。」
隔天就填好離職申請書,把該歸還的物品歸還。
離職的當下心情挺複雜,一方面是原本堆積在身上的壓力一掃而空。
另一方面則是感到心情焦躁,因為這代表我「失業」了。
剛開始放假時,用盡方法讓自己感到休閑自在。
每天早上在公園跑步運動,再來則是上人力
銀行瀏覽工作以及上網充實一些
知識。
自從畢業就沒再去的圖書館,這時也跑進去借了幾本書來看。
大概放到第三天時,心情開始覺得沉重。
因為自己一直想找可以跟文字創作有關的工作,但是怎么找不是要求相關科系就是根本沒有。
而會計方面的工作薪水又比原本的低很多,不是25K就是28K。
這時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沖動,為何不先找好工作才離開呢?是對自己多有自信?是把外頭的機會想的多容易?
就在胡思亂想之際,無意之間看到學校有徵「出納人員」
心想:"學校可能比外面更看好文學創作能力者吧?而且學生眾多的地方也比較單純"
從人力銀行投稿的隔天馬上就收到
面試通知,我穿著西裝前往學校面試。
結果馬上被打槍,出納組的直接說:「我們沒有徵男生喔」
心情一沉之下,我真心的決定放下身段。隨便找了一家便利商店,把好不容易準備好的履歷給遞出去。店長回說:「這邊工作真的很辛苦而起很忙喔,你確定要在這邊工作嗎?薪水待遇也不稿。」我回說:「是的,雖然很忙但或許能夠學到賣場管理的相關知識。對于未來的創業也會有幫助!」
回到家后手機就接到一通電話,那一頭的主任回說是出納組長搞錯了。(并且強調是有徵男性)
這時候真的很興奮,因為明明不是師範大學畢業的卻有機會可以回到校園裏頭工作。
當初主任也講得很篤定:「這邊雖然是責任制,并且沒有加班費。但是不會像外頭如此的血汗工廠,八點多就可以下班了。話說,你要不要當看看老師?這里還有會計相關知識的人,要不要之后下學期教看看進修部?」
但是當我真的開始在校內工作時,才發現人心總是不會表現在外表以及話語之上。
也更加的切身體會到什么叫做要懂得「保護自己」。學校雖然每個人的工作都各自獨立,但是每個人同時也很喜歡互推責任以及把自己相關的業務推給別人承辦和負責。
之后還有一段時間,每晚被強制要求晚上加班(沒加班費,因為是當初談好。明明當初沒強制要求加班,卻也被迫留在學校)影印繳費單時,更是要求假日兩天加班(一樣沒加班費)
當把一切都完成,好不容易可以跟學生一起放寒假時(那時是說有10天的假)
卻被迫資遣,而接我位置的是他們自己認識的人。
現在又開始待業,真希望能夠有份文創工作。
結論:「轉職要有決心,找工作則是機運。」
文章來源:1111 人力銀行 2014轉職經驗徵文活動
相關甘苦談連結:
會計工作心得
會計工作心得感想
臺中某營造業
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