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已成為一種新型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大背景下,工業化時期的職業認知、職業價值觀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在一個企業里,我們常常會發現幾代人的職業價值觀被壓縮在了一起,迷茫、探索、顛覆隨之而來。據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的一項調查顯示,40家受訪的中資銀行有35%表示,在中國內地的機構員工流失率在20%左右,逾
01-
羅姝《“互聯網+”背景下新員工職業內動力提稿》
課程背景:
“互聯網+”已成為一種新型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大背景下,工業化時期的職業認知、職業價值觀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在一個企業里,我們常常會發現幾代人的職業價值觀被壓縮在了一起,迷茫、探索、顛覆隨之而來。據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的一項調查顯示,40家受訪的中資
銀行有35%表示,在中國內地的機構員工流失率在20%左右,逾2/3的銀行流失率超過了15%,而員工流失的原因與當下的歷史時期不無關系。如何幫助員工認識到新時期企業與員工的關系,崗位工作對其職業生涯的意義,提稿內在動力是本課程要解決的重點。
課程收益:
1.幫助員工認知“互聯網+” 對職業生涯的影響;
2.幫助員工理解“互聯網+”背景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
3.幫助員工理解“互聯網+”背景下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建立積極向上的職業
心態;
4.幫助員工掌握“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習方法,快速提稿職場能力。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授課對象:新員工
課程大綱:
引言思考:
互聯網時代,我們的就業環境發生了什么變化?
如何應對不確定的環境?
ABC講:“互聯網+”背景下的職業認知
一、破解新員工的職業生涯困惑
1.“互聯網+“背景下的生涯的三大趨勢
2.新員工職業的困惑分析
1)困惑——夢想?興趣?
安全?
2)四種生涯理論與環境的關系
3)萬變不離其宗——人才的本質
3.生涯三階段及其任務
工作與興趣、職業選擇、職業目標的關系
二、職場新人的
角色定位
1.崗位角色的定位
2.“互聯網+”背景下崗位勝任力的認知
第二講:“互聯網+”背景下的職業心態調整
一、擁抱環境
1.信念對行為的影響——理解層次模型
2.如何理解公司、機會、付出等職業環境
3.提稿自我效能應對不確定的環境
二、塑造職業化心態提稿職場能量
1.不斷更新
2.積極主動
3.以終為始
4.職場中常見的非職業化心態
案例
三、管理
情緒提稿心力
1.職業核心資源:時間、狀態
2.狀態管理:
1)情緒的分類與接納
2)每一類情緒的正向意義
工具:職業狀態調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