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十年代起,食品公司意圖增進廣大民眾認同并提稿食物的吸引力,便推出氫化植物油,簡稱「人造牛油」,并鼓勵、推廣其健康有益、從植物提取加工的食油的形象,以取代多年來食品含牛油的不健康形象?,F在人人懼怕豬油等動物油脂,事實上,這種加工的植物油所含的脂肪(反式脂肪)是一種比豬油更令人憂慮的不良脂肪。
為何不直接使用植物油,而需把它氫化呢?植物油經氫化加工后,會變成半固體或固體的形式,使它容易保存、製作出來的食物口感香味更佳。由于早期未知反式脂肪的害處,因此大受美國人歡迎,并普遍加入到各式預製食物中,如餅乾、薯片、酥皮、各式各樣的微波爐加熱食品,如薄餅、爆穀、肉批、鬆餅等,一些快餐店中的炸油也加入了反式脂肪。人造牛油(植物)、植脂奶(咖啡伴侶)也是反式脂肪的產物。近數十年來香港人的飲食近似西方習慣,無形中也攝取不同程度反式脂肪。
又為何反式脂肪本身是植物油,卻帶來健康的問題?雖然它本身不含稿份量膽固醇,可是食用后會增加人體產生大量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令血管更易老化及積聚膽固醇,大大增加心臟血管病的風險。
近年世界各國都開始發現反式脂肪的害處,紛紛立法控制食物中的反式脂肪含量。美國藥物及食物管理局更建議禁止食物中加入反式脂肪。
他們并不是小題大造,因為反式脂肪早已滲透在各種兒童喜愛的食物中,當他們自小便攝取反式脂肪,在「日子有功」的情況下,他們所受的影響比一般有害的物質更加厲害。
ABC后一旦發展為心血管疾病,預防心血管病已變成全力醫治,導致年輕病患、心梗、中風,甚至猝死等嚴重健康問題,并加劇社會醫療、經濟的負擔。
現時香港及澳門不少食物都仍含有反式脂肪,要避開他們就要懂得閱讀食品標籤,一般來說都在脂肪類別中會以「Trans Fat」含量標明,所以不要只著眼已知道的「不含膽固醇」;為健康著想,從今天起向反式脂肪說「不」!
文:葉惠昌醫生
作者為心臟磚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