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于11月19日宣布,批準一種基因改造三文魚可供人類食用,這是全球ABC種獲準供人類食用的基因改造動物,預計ABC快兩年后推出市場。
位于麻省的AquaBounty科技公司(ab.aquabounty.af)早于1995年進行一系列環境評估,在加拿大和巴拿馬的養殖場試驗AquAdvantage基因改造三文魚。
經過20年的屢敗屢試,改造成的三文魚終于符合美國食品、藥品及化妝品法案中關于食品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要求。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的聲明指其營養價值和營養結構與傳統養殖的三文魚并無分別,可以安全食用。
結合多種魚類基因
一般三文魚都在溫暖的水域成長,在秋天和冬天生長極慢。AquaBounty科技公司在大西洋三文魚(Atlantic salmon)的受精卵中,植入太平洋奇努克三文魚(Chinook salmon)的生長激素基因,以及大洋鱈魚(Ocean pout)的抗凍蛋白基因,結合而成AquAdvantage基因改造三文魚。
這個新品種在寒冷環境之中仍能分泌生長激素,比一般三文魚長大得更快。根據AquaBounty科技公司的官方網頁,牠們只需一半的養殖時間便能推出市場,大小和普通三文魚相若,都是約3至6公斤。
這些基因改造三文魚都是雌性三倍體魚,有第三組附加染色體,因此沒有繁殖能力。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規定AquaBounty科技公司只能在加拿大和巴拿馬兩個地方,以封閉的陸上養殖場養殖,不可在美國本土養殖;還要在養殖場的水管內設置一系列物理障礙,以防止這些基因改造三文魚流入自然生態環境。
這項決定難免惹來外界抨擊,例如美國消費者權益組織食品安全中心(Center for Food Safety)指原生三文魚物種的生存將受威脅,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是未知之數。環保組織地球之友指決定會鼓勵更多商家發展基因改造動物,而且將更容易通過官方檢測。
展開食物生產里程
不過,筆者認為這項決定是食物生產的重要里程碑。三文魚養殖業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零開始,到去年每年生產超過200萬噸。如今英國ABC的農業出口正是養殖三文魚,這給中國海產養殖業帶來重要的啟示。
2012年,全球養殖水產數量以噸計超越野生海產,九成來自亞洲,單是中國已佔六成,來自歐盟的則少于一成。世界人口不斷膨脹,對食物的需求自然更大。水產有豐富的蛋白質,生產成本又比其他肉類劃算。舉例來說,我們要9磅飼料生產1磅牛肉、6磅飼料生產1磅豬肉、2磅飼料生產1磅雞肉,但只需要少于1磅的飼料即能生產1磅水產。
這次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準基因改造動物可供人類食用,可見他們有意為基因改造動物開路,短期來說可以降低水產的價錢,讓更多低下階層得享這些本來較昂貴的食物;長遠來說則有助解決世界糧食問題,我相信這是二十一世紀各國急需解決的難題。
撰文:王啟熙獸醫
香港城巿大學動物醫學院磚業教育及發展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