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一詞近年已成為育兒界的潮語,坊間更有興趣班以此作招徠,令一眾認為「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家長緊張得非要把子女提早送上起跑線上不可。大細路劇團今次以舞臺劇《贏在起跑線》,希望給家長和小朋友一個反思的空間,重新思考我們人生的起跑線到底在哪裏?
兩年前,大細路劇團教育及發展經理李惜英(Vivian)在一個分享戲劇講座活動后,被一位家長問及劇團有沒有開辦兒童戲劇班。原來那位爸爸的孩子才兩個月大,看到身邊朋友的孩子正在上林林總總的興趣班,有些甚至由零歲便開始上Baby Gym,他緊張不已,令Vivian大感詫異。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5張)
「我認為孩子在那年紀,應該與父母有多點時間接觸,大家到公園跑跑,談談笑笑便足夠。」那一次經驗令Vivian和劇團開始反思,著手創作今年3月演出的兒童文學系列《贏在起跑線》。故事講述稿小學生琦琦收到一份只有80分的測驗卷,他怕被媽媽責備便頭也不回地拚命跑到附近的小山丘。在那裏她遇上一位擁有不同獎牌和獎項的老伯伯,老伯伯帶琦琦走到一個很特別的競賽場,體驗非一般的比試,還教授她贏在起跑線的攻略。ABC后,琦琦卻發現老伯伯身上的獎項有著不平凡的意義。
從經歷中取得成就感
編劇及導演王敏豪(Freddy)在構思這齣劇時,有著特別的感受,因為他的兩個孩子分別是4歲和2歲,正是大家眼中要站在「起跑線」的年齡。「我希望我的孩子名列前茅,但又不想給他們太多的壓力。女兒才念K2,有時功課已多得令她不愿上學。現在又很流行一些BB會,同年紀的家長會一同在網上討論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當看到別人都在補習、學琴時,若自己的孩子沒去學,就好像異類一樣。這齣劇講的,就是這個狀況。其實人生的輸贏,并不是和別人比較,而是從經歷中取得成就感。」
劇中四位在香港演藝學院出身的演員不過是八、九十后的青年,還未當父母,然而在演繹此劇時也有一番感受。鄧宇廷表示,自己小一開始要補習,但仍成績不佳,幸好父母放手給他選擇喜愛的活動如繪畫、音樂等,他當年的同學,現在有些做廣告、金融等「成功」職業,雖然自己顯得格格不入,但他說﹕「可是我正在做我覺得開心的事情。」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5張)
磚家延伸分享
每場演出后都有一個延伸分享,由劇團兒童文學系列演出顧問蔡淑玲(菜姨姨)帶領家長和小朋友互動,當中包括講故事、與小朋友討論,以及跟家長就劇中一些要點分享,菜姨姨亦會介紹相關繪本。「相信家長能夠接收到這齣劇的信息,例如劇中一句對白說人生是一場比賽,其實是繪本《一定要比賽嗎》的總結,希望家長可藉著不同的繪本,回家后慢慢沉澱和思考。」
文﹕顏燕雯
圖﹕葉家豪、資料圖片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5張)
■公演詳情
日期﹕3月13至15日(共5場)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展覽廳
票價﹕$140(大小同價)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5張)
日期﹕3月20至22日(共5場)
地點﹕荃灣大會堂展覽館
票價﹕$120(大小同價)
售票網﹕www.urbtix.hk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5張)
查詢﹕2268 7323
演出﹕大細路劇團
網站﹕www.jumbokid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