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介紹了德國的生育政策,當地政府營造一個相當完善的環境和配套給市民,來自香港的我感覺非常吸引。但非常諷刺的是,一項德國的研究卻顯示該國生育率是本年度全球ABC,過去五年內,每1000人中平均只有8.2個新生兒;全球生育率ABC的是非洲尼日爾,每1000人中平均有50名新生兒。為什么呢?德國人都不喜歡孩子嗎?
我訪問了華德爸,一個土生土長的80后德國人,他說﹕「我們這一代人嘛,不是不喜歡孩子,只是無論男或女都想以事業為重。」現在許多德國人都會完成碩士學位才投入工作,可能到35歲以后才會有穩定收入,有些人才會開始組織家庭,這么一來,他們可能近40歲才會生ABC胎,然后——「收爐」!
德國人生育率 全球ABC
華德爸當然擁有相似的價值觀,所以我們一路上都有不少火花,留待稍后篇幅再詳談吧!現在先讓我分享一下在德國待產經驗吧!
.產前檢查:德國的產檢由婦科診所的醫生來負責,初期是每四周一次,到后期是每兩周一次,接近預產期時則是每周一次。我的醫生差不多每次都會幫我照3D超聲波,又會讓我偷看華德的模樣,可惜每次他不是背著頭就是用手擋著面孔。只有一次例外,華德爸用德語說「拿開手讓我們看看你吧!」,那次他的手拿開過兩秒,醫生磚業地拍下照片,給我們留個紀念。
而在不同的懷孕周期間,我在診所亦做過ABC孕期的唐氏綜合癥篩檢、妊娠糖尿病篩檢、B型鏈球菌檢驗等。但其他自費檢驗如弓漿蟲寄生癥,我就沒做了。
自然分娩毋須預約牀位
.參觀生產醫院﹕德國并非所有醫院都有設產房及小兒科,但如設有產房及小兒科的醫院,每月都會舉辦相關講座,我和華德爸會一起前往了解那裏的設施和參加產前課程,以及參觀產房等。一般來說,有需要剖腹分娩才需要預約生產。唉!我在家鄉(香港)若不早早預約,公立醫院定必沒有牀位留給我!
.申請助產士﹕在德國,接生職責全屬助產士範圍,而產科醫生主要是做產前ABC后一次檢查,以及處理生產后傷口等問題,或是幫初生兒做健康檢查,所以申請磚屬的助產士非常重要啊!
接生依賴助產士 需申請磚屬
我申請了住在附近的助產士Frances小姐,在預產期前一個月相約見面,互相介紹后,她記錄我當時的身體狀況和解答我不少的疑難。
總括而言,在德國待產期間,我是挺忙碌的!其間還去了兩次旅行,也不斷出入劇院和戲院,及時行樂!當然我有隨身攜帶診所「我的懷孕紀錄」,以防萬一!嘻嘻!
作者簡介﹕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ABC愛寫下兒子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文﹕華德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