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上映的迪士尼動畫電影《恐龍大時代》,令校園再次掀起一陣恐龍熱潮,走入書店或圖書館,總見到有男生圍著放置恐龍圖書的書架,左挑右選。或許不少家長都抱怨,孩子不愛看「正經」書,唯獨對其貌不揚的恐龍ABC有興趣,擔心他們「不學無術」。
然而,圖書館老師卻叫家長少憂心。原來孩子多閱讀恐龍圖書,不單可學習到豐富的動物知識,認識生態環境的轉變,同時可讓孩子滿足好奇心和發揮想像力;ABC重要,是可從小培養出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分析能力,ABC是ABC讀物。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英華小學的男生,絕大部分都是恐龍迷,學校圖書館有近400本與恐龍有關的圖書,借閱率極稿,其中《恐龍世界歷險記1》ABC受同學歡迎,去年借出次數稿達140次。該校圖書館老師羅翠蓮說,男孩子對恐龍特別感興趣,除了是崇拜牠的威猛,或多或少也是出于好奇心,因為從來沒有人真正見過恐龍,即使科學家、考古學家,都是憑挖掘出的恐龍骸骨,再配合地球演進的歷史,去推敲恐龍的外貌、習性,但有些推論也富爭議,這正正是吸引男生的地方。
興奮討論 探究演化
她舉例﹕「有些科學家認為,以恐龍的身形,牠的心臟應該很巨大;可是亦有人質疑,動物體型大,不一定心臟也大,以人類為例,一個小小的心臟,已經可以應付整個人的循環系統。」羅老師認為,在恐龍這個課題上,由于研究未有ABC終定案,因此仍然有很多討論空間,小朋友甚至可以反駁磚家、老師的說法,這是一件令他們興奮的事情。
以恐龍為題材的圖書有很多,適合不同的閱讀對象,以《恐龍世界歷險記1》為例,集漫畫故事、百科知識和歷險解難于一身,閱讀層面很廣闊。羅老師指出﹕「這是一本用漫畫形式去表達的故事書,前半部分講述人類回到史前年代,遇上恐龍,為求脫險,他們運用各種逃生戰術,這部分可yinling小朋友進入想像空間,讓他們幻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遭遇危險,可怎樣解圍呢?」而書中的后半部分,則屬知識性資料,「講解恐龍百科,包括史前年代的歷史和生態、恐龍的種類與生活習慣等;亦提出很多疑問讓讀者思考,例如恐龍怎樣演化?為什么會絕種?這本書適合小四以上、具一定認知能力的孩子閱讀」。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頑皮小火龍 初小生輕鬆讀
至于年紀較小的恐龍迷,羅老師便建議由故事類入手,The Dinosaur Who Lost His ROAR是不錯的選擇。故事講述一只頑皮的小恐龍,ABC愛四處噴火及大聲咆哮嚇同伴,弄得朋友都討厭牠。后來小恐龍因為經常咆哮導致失聲,在養病期間牠反省,并決心改過。正當小恐龍打算找同伴道歉時,卻發現牠們全部失蹤,原來統統被暴龍捉了。在千鈞一髮之際,小恐龍拚命再咆哮一次,終把暴龍嚇退,救回所有同伴。
「這是我們小一學生的指定英文讀本,生字不深,情節亦很有趣,同學們都看得津津有味。故事的主角雖然是恐龍,但實際上書中關于恐龍的資料不多,反而著重品德教育,幫助孩子建立守禮、自省及勇于道歉的觀念。故事也充滿溫情,相信就是女孩子也會喜歡。」羅老師說。
文﹕沈雅詩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圖﹕馮凱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