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家庭中閱讀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此類父母自己也以閱讀為樂。相反的是有些父母對于閱讀結果要求過于嚴厲,如喜歡孩子指認字、詞,經常批評孩子,“閱讀”被視為是一件孩子必須要努力做好的事情。
熱情與態度ABC重要
在我看來,教會小孩子知識比較容易,但是要讓孩子對某件事物形成一個積極的態度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了。父母的“言傳”還遠遠不夠,而“身教”就尤顯突出,如果您自己經常讀書、如果您對講故事興致勃勃、如果您對孩子的故事充滿興趣,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受到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要知道讓孩子學會讀書的目的不在于單單獲取知識,而是讓他們擁有了一把打開大千世界的鑰匙。
愛惜圖書
希望您從一開始就教育小孩子愛惜圖書的良好習慣。比如輕拿輕放、小手臟時不可以翻書、不可以在書上亂畫,看過書后放回原位等。愛讀書的人一定是個愛惜書的人。
去圖書館
如果有機會、有條件希望您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豐富的圖書會讓孩子大開眼界,友好的圖書管理員也會使小孩子對圖書館不存陌生之念,這會讓他以后成為一個會利用圖書館的人。
讀書的延伸活動
研究顯示,如果只是簡單的讀書給兒童,而并沒有對書的內容進行相關的討論、提問等延伸活動,等于在白白失去幼兒學習語言的寶貴時機。如果家長能根據幼兒的反應,恰到好處的解釋故事中出現的新詞語,或者擴展內容,或詢問問題并聯系兒童自己的過去經歷進行簡單的討論,這些方法會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語言及其內在的涵義。試以一位兩歲孩子為例:
媽媽:“你喜歡這本動物園的書嗎?”
孩子:“喜歡!”
媽媽:“告訴媽媽,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在里面看見什么了?”
孩子:“老虎!”
媽媽:“哦!那你看見老虎吃什么了嗎?”
孩子:“吃肉?。ê⒆訌埓笞熳饕У膭幼鳎?p>1000個故事
磚家建議在小孩子學會自己閱讀之前,他們需要聽1000個大聲讀給他們的故事。1000個!聽起來很多,但是一天三個,一年就可以了,不可以偷懶呀!還有一定要是好聽的故事才行呢。@*
(http://www.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