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邊擦著鼻子一邊試圖克制自己不笑,免得口里的飯噴出來,定神問道:“噢?你怎么知道的?”“書上說的呀?!蔽业膬鹤拥浇衲?2月份才滿7歲,看著他那一臉自信的神態,我心中卻暗暗佩服:長這么大還不知打出的噴嚏竟有這么快,讓小家伙給上了一課。
說來真要感謝法國人愛看書的好習慣,兒子從兩歲開始,書就和玩具一樣被他喜歡上了,隨處可見書的影子。法國課外教育書籍可以說相當出色,從寶寶年齡算起,各種各樣的分類:童話故事、動物故事、知識教育、文化教育、生活成長教育等等,除了書本質量講究,還很形象生動,非常貼近小孩天真的本性,特別是很多設計成玩具性的書本,讓孩子們可邊玩邊學習。
到了孩子該上學的時候,因為有從小的培養,書籍并不是概念性的灌輸物,而是一種知識的介紹,孩子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去認識了解事物,從中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這一點能時常在兒子身上體現出來,比如,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他會提出許多讓人難以預料的話題:維京人、稿盧羅馬人、法國歷史上的國王、第二次世界大戰、太空、星球、世界地理、火山……他會把自己書上看到的告訴你,法國的大人們往往會從另外的角度跟孩子們講,大小人之間很容易就展開一場嚴肅的討論,結果孩子在客觀事實面前可能又認識到了新的東西。
課外讀物還有父母、老師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們學而用之。記得六月份的時候,兒子提醒我花池里種的一棵土豆該挖出來了,當時想也沒想就回答他說:“還早著呢?!辈涣希ⅠR拿出介紹種植的書,翻到有關土豆那一頁,什么時候種的,怎么成長,什么時候收割,清清楚楚。
有時,郊外散散步,他會告訴說:這是兔子喜歡吃的草。還有一次,學校老師ABC次教造句子,而且還要求句子包含幾個字,不能多,也不能少,心想他剛學會讀字,詞匯還沒多學,這可是挺難的。誰知他順口就說:一只瓢蟲吃了葉子上的蚜蟲。(Une coccinelle mange des pucerons sur une feuille.)8個單詞正好符合要求,可是“瓢蟲”、“蚜蟲”、“葉子”這些詞并不簡單呀,花了不到一分鐘,兒子從他書架找來《瓢蟲的故事》,書里正好有他需要的單詞。
有意識的多給孩子買合適的課外讀物,不但豐富孩子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對于沒有太多時間守在小孩身旁的父母來說,課外讀物還是孩子很好的伴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