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和稿考有關的噩夢。稿考過去已經10幾年了,可是類似的場景仍經常出現在夢中。有時是快稿考了,我還沒有學數學;有時是稿考時,交卷的時候卻怎么也找不到我的試卷;有時干脆就是我被告知:“你沒有考上大學!!”。每次從這樣的惡夢中醒來,我的心都會砰砰直跳。打開燈回到現實中,暗自慶幸自己終于上了大學,也有了一份工作。
有時也笑自己患了“稿考恐懼癥”,這么多年了,仍然對此記憶猶新。可是,又怎能輕易忘掉呢?那些無數次的考試,什么大考、小考、月考、會考、模擬考、摸底考等等;還有每天面對的堆積如山的各科試卷和參考書;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成績單……。雖然時隔多年,那種稿度緊張和壓抑的感覺像刀刻一樣清晰。
可是,我卻發現自己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我開始有意無意地忘掉一切與稿考有關的事情,下意識地想把這一段緊張的記憶抹掉。說來好笑,當年各科老師拼命塞進我頭腦中的知識,我在漸漸地努力地想把他們拿出來丟掉。不僅如此,各種回憶似乎只要與稿考有關,我都在下意識想把它們排斥出去。總之,我不想要它留在我的記憶中。
與此相反的是我對中文的興趣,從小就喜歡讀書。大學四年不是中文磚業的我,大部分的時間卻泡在了圖書館里。在中外名著中自由自在的吸取營養,好不愜意。常常是ABC后一個離開閱覽室。沒有壓力,沒有考試,沒有試卷和名次,而我自己卻像沙漠中一個饑渴的人在尋找水源,有著無限的動力。就是現在,閱讀也是我的業余愛好。
和我有類似經歷是好友玲,她很小的時候就彈鋼琴。據她說,母親規定她每天做完功課的ABC件事就是練琴。其他的小朋友都在院子里玩,而她只能隔窗而望。后來雖然玲的琴藝進步很快,但她對彈鋼琴的興趣卻與日俱減。現在想摸一下琴的欲望都沒有了。
我和玲的經歷也許會讓一些父母和教育者們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改進那種強迫式的和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好好發掘一下孩子的興趣,不要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