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國,常??吹酱笕藗兎銎鹚さ沟男『汉螅拇蛑孛尕熈R著障礙物的不是。摔痛了的孩子,被大人拍打地面的行為轉移了注意力,也就不再哭泣。眼前的問題解決了,但這種教育方式的背后卻是讓孩子遇到問題就去找外因(地面的錯,因為它不平),而不是反省自己走路沒有小心。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自己的方法,網上熱傳一則日本媽媽為孩子制定的家規,值得華人家長借鑒。
日本人見面打招呼的方式是鞠躬,別小看這個鞠躬,當他這個腰真正能夠彎下去,彎得很真誠的時候,他的恭敬心出來了。問候時除了鞠躬的動作跟講話之外,還要注意眼神,鞠躬前要看著對方,起來時還要再看一下,這個就是跟人打招呼的禮儀。日本很注重禮儀,家長都這樣做,孩子耳濡目染也自然會這樣做,不需要“強迫”。
在日本,受到別人的恩惠后不但要道謝而且馬上就要還,比如去朋友家做客通常要帶小禮物,而臨走時朋友也會將準備好的小禮物遞給客人,以做還禮。
至于道歉,沒有任何好說的,給別人添了麻煩立刻要道歉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之一,教育孩子的時候對于“問候”、“感謝”和“道歉”問題,日本媽媽非常嚴格。
公共場合說話音量問題,這也是日本小學對學生們的要求。對小孩子來說確實不容易做到,小朋友玩起來就會忘記,所以媽媽要不斷地提醒。一位日本媽媽說:“一次去餐廳吃飯,有幾個初中女生大聲說笑,搞得別人十分心煩。服務員怕得罪客人沒有人去提醒他們。突然一聲‘太過分了’如晴天霹靂般響徹餐廳,幾個女生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之后再沒有出任何聲音。我們全家偷偷為鄰座的老人家鼓掌喝采?!?p>
小孩子有時會遇到可怕的事情,由于恐懼而不知道跟誰訴說。這位日本媽媽回憶,她在小學春游時,曾被一個瘋老頭抱住狠狠地親了一口,當時由于羞恥和恐懼,不知道該和誰說,她的心里因此留下了好幾年的陰影?,F在的孩子們一樣有可能遭受騷擾,內向的孩子大多將其隱藏于心,這可能永遠成為傷痕,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影響。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永遠都是他ABC親近ABC值得信賴的人,內心的痛苦可以不必獨自忍受。有些問題爸爸媽媽可能也是ABC次遇到,不能那么圓滿地解決,但是有父母一同分擔總比讓孩子一個人承受要好得多。
日本信仰佛的人占很大的比例,他們認為食物也是有生命的。在日本吃飯之前所有的人都要雙手合十,說“我要開動了”。而飯后再一次雙手合十說“我吃好了”。“我吃了”其實還有更深的意思,即擺在面前的食物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將其貢獻給人類,我們在吃之前要對其表示感謝,并且要一點也不浪費的將其吃得干干凈凈。
日本媽媽們基本不會把自己家和別人家進行比較,別人家孩子們的才藝如何。家中的孩子們也總是心平氣和,從不羨慕別人。因為是孩子是媽媽的,這世界上ABC,媽媽無條件地愛每個孩子。因為大家都不同,這個世界才豐富、有趣,人生才這樣多彩。**
責任編輯:林秀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