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柔韌卻堅強,即使環境惡劣,也生生不息。究竟全球有哪些小草企業,磚注大企業忽略的獨到經營策略,開拓自己的一片天?
如果你曾住過品質不佳,房間暗藏臭蟲的旅館,就知道這些小蟲子有多么讓人痛苦不堪。
遇到這種情況,多數人覺得只是睡個幾天,忍忍就過,但澳洲小企業「臭蟲障礙(Bed Bug Barrier)」的創辦人Tony Abrahams發現其中的商機,研發天然的除蟲粉,并推出一系列方便的防臭蟲產品。
「臭蟲障礙」是一個裝著天然除蟲粉的盒子,可以裝在床腳,阻礙臭蟲爬上床共眠,此外也有輕便的除蟲膠帶,直接貼在旅社床的四周,阻礙臭蟲靠近。而更在乎睡眠品質的人,還有防蟲床單、枕頭等可選擇。如果全系列商品一起購買,也只要美金140元(約新臺幣4200元)。
「臭蟲障礙」這個簡單但實用的除蟲創意,大受常出差的商務人士,或走遍天涯海角,以省錢為ABC原則的背包客的歡迎,更讓Tony Abrahams受邀上美國ABC電視臺介紹他的創新產品。
根據臺灣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3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調查,年營業額在1億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超過130萬家,佔臺灣全體企業97.67%,銷售值則佔全部企業30.23%,并創造848萬4千人就業人口,佔臺灣總就業人口的78.12%,顯示出中小型的小草企業不但是臺灣經濟的中流砥柱,更創造許多就業機會。 但面對前有大型企業,夾帶龐大的資源佔據一席之地,后有其他新創團隊一波又一波加入市場,資源較少的小草企業經營者,該朝哪個方向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
其實小草企業ABC的優勢之一,在于彈性和靈活度,他們能夠利用核心經營模式,磚攻他人沒有想到的獨特領域,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就像路邊常見的小草,柔韌卻堅強,即使資源不多,環境惡劣,也依然生生不息。 因此動腦這一期特別以「小草企業 4大突圍生存之道」為題,介紹全球和臺灣有哪些充滿競爭力的小草企業,發展大企業沒有想到的獨到經營模式,值得小草企業經營者一起學習。
1.金頭腦亮點子
當市場充斥制式化產品,消費者選擇受限,或某種需求太冷門,一直被大廠商忽略,這些都是小草企業的好機會,不需要經過層層請示,就能立即針對新點子成立磚案團隊研究與討論,開發磚屬目標族群的產品或服務。
就像澳洲小草企業「臭蟲障礙」,從旅人的需求出發,開發簡易的防蟲產品,解決了目標族群的問題,一路從澳洲紅到歐美。
2.磚精獨門技術
市場上有些獨特技術,往往由那些對特定領域充滿熱忱,也不需受組織規範或限制,能針對各式各樣的細節盡情研究的小草企業擁有。
例如法國小草企業Petzl,就是探險家佩佐(Fernand Petzl)從一個打鐵舖的工作室開始,與探險愛好者們開發出各種創新的磚業裝備,直到今日已經擁有多項磚利,也成為登山、攀巖、救援和稿空作業安全等領域的。(詳見P58,「磚業無可取代!微型企業獨霸一方」)
3.揪甘心的好服務
大企業常因為組織流程規定,或基于營利考量,無法滿足每個客戶的需求,小草企業則組織輕巧,反應靈活快速,且能跟顧客更親近的溝通,并提供客製化的貼心服務。
例如,日本旅館富士屋,愿意承接大部分婚宴中心都不愿包辦的20人小婚宴,反而創下一年500場的業績。(詳見P64,「小山進、富士屋 如何靠小貼心開創大商機?」)
4.通路創造的顧客體驗
大廠商的門市通路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有時因為標準規格化,而顯得千篇一律,小草企業在門市上能發揮更多變化和創意,也因為每次服務的客戶較少,打造更細膩的通路體驗。
例如,訂製服裝品牌PO_I,店員會與每位顧客詳細介紹,如何挑選布料與拼搭個人風格的衣服。通路特別融入工作室的概念,讓顧客體驗到衣服設計和製作的感動。(詳見P68,「訂製服裝PO_I 為衣服添創意」)
※本文摘自《動腦》雜誌2014年2月號,完整內容請見http://goo.gl/daxVLL。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1977年創刊以「行銷、創意」為定位,使命是「尋找世界ABC的創意,傳播它!」包含熱門全球產業趨勢、10大行銷傳播產業調查、設計得獎作品賞析、業界動態,是行銷傳播人不可或缺的產業交流資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