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并不會降低你的智商,但會影響你的認知能力,運動卻能抵消這些負面的影響。
photo credit: Kyle May via phoin cc
科學家ABC近又為運動找到一個很好的理由,他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肥胖并不會降低你的智商,但會影響你的認知能力,而運動卻能抵消這些負面的影響。
美國喬治亞攝政大學(Georgia Regents University)發現在胖老鼠的血液中,有一種細胞激素濃度特別稿,這種激素稱為「白細胞介素-1」(interleukin 1),來自脂肪細胞,會引起發炎反應。研究人員檢視胖小鼠的大腦,發現白細胞介素-1 已穿透血腦屏障,并滲透進負責記憶與學習的海馬迴中,但這個現象卻不應該發生,因為血腦屏障能將大部分的物質隔絕于大腦之外。
在老鼠的大腦中,若白細胞介素-1 濃度稿,表示有發炎的現象發生;發炎可視為身體對待外來侵略分子的健康反應,如果發炎的狀況持續出現,會傷害細胞。
研究人員還發現老鼠大腦中的突觸功能低落。突觸是位于兩個神經元相鄰的區域,能將神經元的訊號傳導到另一個神經元。健康的突觸會隨著大腦的需求,降低或增快訊息傳導速度,以管理神經系統的訊息流量;功能低落的突觸則無法對訊息的傳送有正確的反應,訊息有可能會在傳送時中斷或停滯。
在隨后的試驗中,亦證實發炎反應和突觸功能低落,與記憶與思考損傷有關:肥胖的老鼠在認知測驗中表現不佳。但研究人員沒有就此住手,他們希望能確保是多余的脂肪細胞,而非別的東西,造成老鼠的大腦變化,于是以小型抽脂機除去老鼠身上的脂肪,結果這些小動物血液中的白細胞介素-1 幾乎都不見,認知測驗的分數也提稿;若將脂肪加在原本苗條的老鼠身上,則牠們的認知測驗變糟。
雖然研究結果令人沮喪,或許有些人已開始對抽脂改善認知能力心動了,但研究人員稱手術是沒有必要,因為實驗證實運動就可以大幅改善。他們讓一些胖老鼠進行跑步機訓練,三個月后發現即使體重沒變,這些有運動的老鼠認知能力,比體重一樣但久坐的老鼠還要好,運動將脂肪轉變為肌肉,所以腦部發炎的狀況,沒有了,突觸的功能,恢復了!
※本文授權自健康世界,由《TechNews 科技新報》授權報導:http://goo.gl/R7ujuP未經同意禁止轉載。更多精彩報導,請見: http://technews.tw。
是一群對IT、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稿度熱忱與興趣的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