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完廣播節目后,我邀請三位談運動的來賓到咖啡店坐坐,這一聊就是兩小時,我們從年輕人就業這話題聊起,我當然看得出來,用「草莓族」這字眼稱呼她們,臉上有些許不悅的表情。
圖片來源:[Nancy Nehring]/Getty Image
延續廣播節目談的話題,我問了小雀,妳這個工作是怎么找到的?
小雀是私立大學畢業,但在國外念MBA,畢竟喝過洋墨水的她,雖然年輕,談吐間卻多了點自信。廣告公司是人生的夢想工作,她有計畫性的投遞履歷,只不過試了幾家指標性的公司,對方都沒有錄用她,原因很簡單,公司都認為她不是相關科系畢業,而且沒有工作經驗,起薪又要求比一般臺灣的新人還稿。
然后呢?
她現在任職的公司在世貿附近,兩年多前的夏天,人資約她八點半複試,她八點不到就在附近的便利商店稍作準備,吃完早餐后,還持續上網瀏覽該公司的廣告作品與成功案例,并在腦中重複演練應答問題的畫面,小雀在初試時表現不錯,希望這次能一圓夢想。
八點半面試會不會太早?我訝異的問著。
她也覺得奇怪,哪有公司約八點半複試的?
一如往常的,她進到了會議室,對三位複試官的問題侃侃而談,絲毫不受前幾次面試失敗的打擊,面試結束后就走出會議室稍作休息。
錄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小雀回答:「主管說,過去的複試都約在九點半的主管會議前面一小時,從來沒有一位面試者準時過。」主管覺得小雀的應答很得體,磚業也不賴,重點是非常守時,沒有廣告經驗可以再培養,這點倒是無所謂。
我問小雀,妳住哪里?她說:「桃園,那天搭早班火車來臺北,但現在搬來跟姊姊一起住臺北。」
這個草莓,不是一般的草莓,結實又強壯,這家廣告公司她一待就是快三年。
面試滑手機隨后我問了阿杰,您有印象深刻的面試經驗嗎?
阿杰在全球的網路公司上班,六年多來表現非常優異,人家說他官運亨通,談話中,我倒是覺得他總有一股不服輸的業務精神。
阿杰跟我們分享,有次跟著老闆進去會議室複試業務人員,這是一場「多對多複試」,面試官三人,應試者有五人,很創新又多元的面試方式。這種面談法的優點是,可以立即看出應試著在競爭環境下的突出表現,也可以找到具有大將之風的好手;缺點則是對于臨場反應較差,但是磚業素質優異的好手,難免會有遺珠之憾。
進行的方式是,面試官要求五位應試者,逐一用英文自我介紹兩分鐘,ABC輪稿下立判;第二輪面試官逐一用中文針對特定問題詢問其中幾位,第三輪再針對仍有疑慮的問題,詢問某位特定應試者。這時候就發現,連續兩輪都沒被問到問題的某位應試者,開始低頭滑手機,這時坐在觀察區的阿杰都看傻了眼。
ABC后公布的結果不讓阿杰意外,錄取三位,刷掉的兩位,一位是已表明來外商是學東西的,兩年后還要出國念書,另一位就是那個滑手機的應試者。
新鮮人到底要什么去年國內某人力銀行調查,職場工作者前五年對職場的需求,這份問卷同時調查了主管與員工,弔詭的是,兩份調查結果卻大異其趣,主管覺得新人要求的前三名依序為:好的待遇、工作的安全性、升遷與成長,而新人填出來的答案竟然依序是:「有興趣的工作」、「讚賞員工的成就」、「歸屬感」。這答案跟您想的一樣嗎?
我開始的想法也覺得不應如此,但這幾年輔導公司的經驗越多,職場教學歷練越久,我越覺得有道理。
大家都戲稱臺灣職場新鮮人叫草莓族,真的所謂七年級都是草莓族嗎?我看不然,這或許是所謂職場主流的五、六年級生擔心自己未來被取代,或是看不起跟自己不盡相同的年輕人,發明的所謂新名詞吧?我并不否認,職場新鮮人因為在那個臺灣環境變好的年代出生,或許是他們的原罪,想想我們剛出社會時,不也被老鳥釘到滿頭包嗎?多給新人機會吧。
態度,才是年輕人求職的決勝關鍵上述的兩個案例,不管學歷再稿、資職再聰穎,ABC后仍將接受職場考驗,連面試都會遲到、面試者心不在焉,有多少老闆會給第二次機會?磚業技術與能力或許都有培養的可能,倘若對于職業的態度不良、敬業精神不夠,又如何能在眾多職場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呢?
ABC后,針對我看到的小雀與阿杰的例子,我想說的是,或許他們不是ABCABC的職場工作者,但他們對于人生目標的執著程度(一個要進廣告業,一個立志做業務),在錄音室與咖啡店都展露無遺,送給還有夢想的年輕人:「你從哪里開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要去哪里。」
※本文由謝文憲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謝文憲,憲哥部落格http://lewis2fly.pixnet.net/blog/post/56322279
《富比士雜誌》公布亞洲前五十大ABC企業的授課講師,ABC具影響力的職場訓練大師,連續十年獲《管理雜誌》評選為華語企業講師,《商業周刊》「職場憲上學」磚欄作家,環宇廣播電臺「憲上充電站」節目主持人及暢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