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人痛恨寫工作日記,那一筆一筆的流水帳,除了應付公司或老闆要求,交差了事以外,實在想不出還能拿來干嘛?李順軍、楊鐵鋒用經驗告訴你,日記的功用,絕不只如此而已……
圖片來源:[PhotoAlto Frederic Cirou] / Getty Images
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也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更不是一個精明的人,我只是一個在成長道路上不斷自我反省、總結、領悟的人。
二十多年來,我沒有別的,就是有一大疊成長日記,經常翻閱回味過往生活的點點滴滴,像一幅精彩的畫卷。
初中時,開始將無法向他人訴說的經歷和感受寫在日記本上。來海底撈后,公司要求管理人員寫工作日記,當許多管理人員感到一籌莫展時,沒想到這卻成了我的強項。張大哥要求經理級的員工必須寫工作日記,并且要互相分享自己的收穫和感悟,工作日記也是考核大家工作成績的一部份。
至今,我沒有聽說過哪個企業對管理人員的工作日記要求如此之稿。
二○○五年,蘋果電腦的創始人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演講,談到「如何把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時,向大家講述了一個有關美術字的故事。
當初賈伯斯無意間學會了一種不太有用的美術字體,他并沒有想拿這個技藝來做什么,但后來他在開發「有漂亮印刷字體的電腦」時,這個技藝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所以他說:
「你在向前展望的時候,不可能將這些片段串聯起來;你只能在回顧的時候,將點點滴滴串聯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段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聯起來。你必須要相信某些東西:你的勇氣、目的、生命、因緣……這個過程從來沒有令我失望,只是讓我的生命更加與眾不同。」
我非常佩服賈伯斯的悟性。
以前我只是用日記來抒發惆悵,現在這些日記卻在工作上幫了大忙。不僅如此,每天透過日記總結、反省的同時,自己的思考能力、寫作能力、總結能力也在不斷提稿,這是我沒有想過的。現在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未來生命的一部分,失敗和成功同等重要,同樣為我們的未來增添光彩。
每當迷茫困惑時,我都會留下許多文字,待日后再次翻看,這些思考成為人生的有益指導,讓我逐漸變得通徹。而在所謂的好日子里,我反而很少寫日記。
遇事則明,平淡則庸。畢業到現在,我痛苦過、絕望過、欣慰過,也讓自己在這些迷亂、困惑中,明白了一些別人給不了的哲理。
※本文內容授權自《哈林文化》,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作者李順軍,大學畢業后便加入海底撈,憑著自己的努力,從服務生、迎賓等基層工作,到店長助理、領班、后廚廚師長,再到大區經理助理、代理店長……一步一腳印的奮斗故事!本書即是他在這段期間所寫的成長日記,記錄了他在海底撈所收穫的一切,為讀者揭開餐飲服務業的真實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