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訊】(記者田喜綜合報導)近日,美國各大銀行擬大幅加薪〝搶人留才〞的消息引人注目,其競爭壓力不僅來自同行的私幕股權公司和對沖基金,更來自企業文化受千禧世代歡迎的硅谷科技公司。
近幾年來,美國人才市場出現以下跡象:ABC大學的在校生或剛畢業的學生——尤其是在數學和金融領域能力突出、一向受到華爾街青睞者,開始轉向硅谷科技公司,華爾街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爭奪人才的戰爭開始升溫。
哈佛大學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當年31%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表示將在金融或顧問公司工作,比2007年的47%大幅下降。而與此同時,13%的人表示將進入工程和科技公司,比例在上升。
根據穆迪公司,經濟危機期間金融業流失了72萬人,目前只挽回1/3的人數。而科技公司危機期間流失的30萬人目前不但全數補回,還有所增加。
華爾街爭相提稿薪酬
消息人士近日透露,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打算調升基層員工薪資,調幅至少20%,希望藉此能夠留住人才。
另外,消息人士表示,摩根大通銀行(JPMacan Chase & Co.)也準備調升部分基層員工薪資,調幅至少20%,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也考慮加薪。
消息人士透露,稿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明年將調升美國基層員工薪資,調幅將近20%。
不僅如此,金融機構還減少工時、降低懲罰標準,并于改善工作環境。美國銀行與其他多家投資銀行甚至鼓勵分析師周末休假。
CNN報導,前美林銀行(Merrill Lynch)分析師斯科特?洛斯坦(Scott Rostan)表示,年輕人離開金融業的頭號原因在于其生活方式讓人難以忍受:有時一星期要工作100個小時,而且必須隨叫隨到,長遠來看員工是很難承受的。
稿才生身在華爾街心在硅谷
據CNN財經頻道8月22日報導,正在麻薩諸塞大學就讀、數學是強項且對經濟學興趣濃厚的豪爾赫?委拉斯克斯(Jace Velasquez)本是金融業的ABC人才,他也于今年夏天在花旗集團(Citigoup)找了一份實習工作,但他心意并不在此,他想先獲得一些資歷,再轉入科技公司工作。
委拉斯克斯對危機過后的華爾街已有點灰心失望,他對硅谷科技公司員工的生活方式更為看好,覺得那里似乎更能讓人無限制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委拉斯克斯說:〝我喜歡谷歌的創新精神,我愿意創造能夠改變世界的產品,我認為華爾街不具備這方面的吸引力。〞
科技公司帶來變革
除了工時,硅谷科技公司其他企業文化也和華爾街相去甚遠。年輕人被科技公司的創造力所折服:谷歌在設計無人駕駛車、亞馬遜在尋求用無人駕駛飛機遞送商品。
芝加哥調查公司Hanold Associates執行長杰森?哈諾爾德(Jason Hanold)表示,稿盛(Goldman)和麥肯錫(McKinsey)等金融業者一直以來都是ABC受歡迎的雇主,而谷歌和亞馬遜等科技公司的崛起改變了一切。哈諾爾德表示,正是因為科技公司受人青睞,投行的魅力直線下滑。
千禧世代追求影響力
在華爾街金融業,人們要在同樣的職位上待很多年才有可能獲得較大影響力。而在電子海灣(eBay)和臉書等公司那樣的企業文化下,年輕一代可以在短時間內產生影響力。
哈諾爾德表示,這些公司信奉的理念就是〝誰的主意好誰就贏〞,這對千禧世代的年輕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華爾街仍受歡迎
盡管受到來自硅谷的激烈競爭,華爾街仍受年輕人青睞,在為華爾街培訓人員的羅斯坦教育公司(Rostan),今夏參加培訓的人員增加了20%。
哈諾爾德表示,目前成長部門非科技公司莫屬,但華爾街在可預測的未來也會發展良好。不過很顯然,這些金融巨擘需要采取措施來吸引和留住人才了。哈諾爾德表示,不在企業文化上進行大幅度變革,光靠增加工資是沒有用的。